請回來做自己!

 
 
請回來做自己!
是對你說,也是在對自己說。
 
 
生命的周期循環,你是否有看見,並抓住生命的脈動?
 
在谷底的時候,黑暗,是黎明前的布幕,撐住保有自己最後的完整,做自己,掀開眼前的障礙,就看見光!
 
做自己,是需要勇氣,是需要反叛,是需要時間等待。
 
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不足、軟弱或是缺陷;是需要反叛社會有形或無形加諸在身心的規則;是需要時間等待自己成長、證明自己!
 
 
 
我很累,是身心俱疲的累,已經到谷底邊緣了,再失去最後的一念,那是一種靠近死亡的感覺,卻又不同於死亡的蕭條寂然,算是萬念俱灰,這是絕望吧!
 
所以我想,如果再壞就是這樣了,那就沒有什麼好懼怕或是擔憂的。
 
因為絕望,所以能懷抱著絕望,看見希望!
 
 
 
那一天晚上,想了一下,特地跑去夢時代3F誠品書店聽古又文的新書見面會,我不是時裝迷,只想去見見這個人。
 
現場座椅區已經坐滿人,我站在書台前翻閱他的新書《不讓殘酷的神支配》,他匆匆趕來,提著得獎作品系列的衣服一件,很快穿上模特兒衣架,就開始今天的見面會,由台下聽眾提問,大概都是粉絲,激動的述說如何受到他的激勵,而自己是怎樣屈就家人看法或環境不能選擇自己的夢想。
 
古又文都直接的反問,你成年了嗎?有人拿刀逼著你嗎?現在開始都不遲~
 
諸如此類的,大多是提問人的自我投射,並不是要問什麼書上沒寫的問題,部分提問或回答內容,書中已經都有寫。

 
很欣賞他的態度,想盡辦法要達到自己的目標!
他說:與其有時間抱怨、自艾自憐,還不如趕快想辦法解決。
非常實際。
他媽媽用身體力行的行動,以身作則,默默承擔,從大家不是很看好的情況下,繼續做她想做的事,深深影響他。這讓他覺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很正常。
 
當他說到:周圍的人會對你有所看法,從他的角度看,但那個他所注目到的你,是真正的你嗎?只有你自己清楚。當你自己清楚,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時候,就不用再觀看、或是在意別人認為的你是怎麼樣。
 
這段話打動了我,宇宙的訊息總來三次,先前已經有朋友"再次"跟我講過類似的話,從前的我,並不在意別人的眼光,但那是自我中心,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也還沒有看到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。現在,我想要找到自己,做真正的自己。
 
後來,我現場就買了這本書,並且在結尾的時候做最後的提問,書中沒有寫的事情。
 
我問說:請問你在創作的過程中,你如何定義這個創作是好的? 好的定義是停在哪裡?當你的作品(後來得獎的系列)在學校被評審的過程中,三位老師中只有一位是稱讚你,你會在意其他兩位老師的看法嗎?還是你只相信你心中的直覺?
 
古又文回答:「我覺得我一直以來,看自己的作品,說句坦白的,我一直不是用直覺去看我的作品,雖然大家會覺得做設計或藝術的人都蠻主觀,但是我都是很理性的。
 
設法加上第三個人,看到這東西會有什麼想法。所以我用這個方式,可以揣測出很多種結果,到後來都驗證了,這是對的。
例如,我會揣測工廠做20年量產毛衣這件事情的老闆,來看我的毛衣會有什麼樣想法。後來,09年我有遇到這樣的老闆,和他聊天,有這樣的想法,還真的猜對。ㄟ,我還蠻厲害的嘛~
 
所以,當那兩個老師對這件毛衣沒反應的時候,我其實也猜想的出來。其中一位老師,他希望我做他想要看到的東西,但我不做。所以他沒有反應也很正常。
 
其實,當時我並沒有太在乎他們的沒有反應,因為我非常清楚知道,我這件衣服可以做到什麼程度,跟我是為了什麼而做。
 
我當時沒有跟他們說,我是為了瞄準新人獎的創意組而做的,我沒有跟他們說,不代表我不知道這個事實。所以我還是把它做完,去參加新人獎的初賽,然後入圍了。所以,我不是完全的不考慮他們說的話,不過,他們就是沒說話,我怎麼考慮(笑~)。
我是個會把人家的話吸收進來之後,然後思考的人,但是最後會做的決定,都是我分析過後所下的決定。然後非常切實的去執行它。
  
(20100814夢時代誠品_古又文_不讓殘酷的神支配)
 
 
結完帳,簽名會後,又逛了一下書店,看到新書架上有《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》,是先前網路看到的紀錄片〈謝錦〉主角寫的書,快速翻一下,看到幾段關鍵字句,就決定再去結帳一次。
 
 
愛是被恨的──聖經箴言
 
謝錦說:我是個絕望的人。所謂絕望,就是有清醒的認識,看見生命的真相是在挑戰與應戰中不斷奮求的一場悲劇。但因為不肯放棄對個體命運、人類命運的關懷,才飽含熱情,藉著課程,用堅定、直接且辛辣的方式,要人把盟在心眼上的個人、民族神話(指習慣且不覺的信念系統)撕開來,學著去面對並創造關於自己、關於群體的和諧人生。(p.111)
 
生命是孤獨的,只有自己獨行、自己尋找,才能回到自己的「家」。
一顆靈魂發現、欣賞、享受自己所擁有的寶藏,是很棒的;如果一顆靈魂被另一顆靈魂發現,而且有了很深切的呼喚與應答,那是很動人的。(p.113)
 
生命本是一場悲劇,所以要認識苦難的價值。苦難對人而言,是宿命,是人生需要的阻礙;也是救星,是人生的提煉。苦難是性格的催化劑,是人格的試金石,是啟迪智慧的契機,是生命覺悟的起點,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有內在尊嚴的量尺。
 
為了不放棄生命的尊嚴與意義,面對苦難,必須去承受它;因為苦難既是個人的,也是人類的整體歷史。(p.114)
「召喚」是一個人內在最深沉的聲音與驅動力。它來自生命的感動
沒有任何的目的與條件,不需要理性思維,是生命中唯一的選擇,不需要選擇的選擇。一旦有了它,就會有無可救藥的熱情。這輩子不做,怎麼也過不去;就是不做,寧可去死。(p.125)
 
謝錦名言:
「人是不能教的,只能夠幫助他去認識自己。」
「生命時時刻刻都是在選擇!」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這是一本講體驗的書,內容難易因人不同。只能意會,說出來都太多餘了~
就像有一股波動的能量,穿透身心靈。
 
同一天,遇見古又文與謝錦,都是在對我傳遞著相同的信念,召喚著我。
要堅定、勇敢、覺察、行動!
 

 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其他人說做自己:
 
 
 
 
三十五歲,是不是一個讓你煩惱的數字?
三十五歲,對蔣勳來說,是一種狂喜,是幸福的時光。
三十五歲的你,不應該在職場體制內消失個體,應該重新找到生命力,重新做自己。
 
 
古又文:生命是艱難的,要一直與它搏鬥
 
古又文,在國際舞台發光的設計師,2009年拿下美國Gen Art時裝大獎後,對許多人來說像是一夕成名,但對他來說這條路整整走了13年。他是如何靠自己拼搏,讓天賦發光?母親又給了他哪些無言的身教,帶給他不一樣的人生觀?
本篇發表於 日記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